古埃及文学的简介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约在公元前 3000 多年以前。它延续的时间很长,流传至今的古埃及文学作品,都是奴隶制社会形态下的产物。大约在公元前 3300 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他们用尼罗河边的芦苇制成的纸草纸和芦管制成的笔书写记事,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写在纸草纸上保存下来的。在埃及的古朴时期和古王国时期(公元前 3200~公元前 2280),就已产生了歌谣、诗歌、故事和箴言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的祷文和大臣墓地上的碑铭。第一中间时期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 2280~公元前 1778),文学有了很大进展,中埃及语成为埃及古典文学语言。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文学的繁荣时期,其文学作品在修辞、表意、描绘等方面是后来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典范。新王国时期(公元前 1570~公元前 1090)最突出的文学体裁是写实的旅行记,这个时期还留下许多对神和法老的颂歌。古埃及文学的历史考证早在古王国时期,法老陵墓中就已经有了各种符箓。中王国时期,这类宗教符箓种类增多,而且中等居民阶层也在死者棺中放入符箓。新王国时期便产生了死者之书(一译《亡灵书》),它是写在长卷纸草纸上的各种咒文、祷文和颂歌,放在奴隶主帝王的陵墓或石棺里供亡灵阅读。它的内容大多是对神的颂歌和对魔的咒语,为奴隶主歌功颂德。这些颂诗和咒语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埃及神话和民间歌谣。《死者之书》也是为死者提供进入冥国的指南,帮助死者顺利地应付审判,避开各种厄运,保护亡灵在冥国生活幸福。《死者之书》包括 27 篇诗,每篇长短不一。许多诗句庄严典雅,气象雄伟。它表现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神的无限崇拜,他不仅能把生命和欢乐带给生者,也能带给死者;人们生前礼赞他,死后也礼赞他。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是赞颂国王的,如对拉美西斯二世的赞美,把他比作神,比作太阳。国王是人化的神,神是神化了的人。古埃及奴隶主统治者认为,对太阳神的礼赞和对人间君王权力的礼赞是一致的。古代埃及还有一些诗歌描写节日的喜庆活动。古代埃及诗歌是有节奏的韵诗,诗句较短,往往三、四行组成意思完整的一节。古埃及文学的作品古代埃及每个时期都有训言、箴言之类的教谕文学。箴言这类作品多出自统治者或法老之手,教导其子弟、臣下如何统治人民;有些则宣扬如何立身行事。后世把教谕文学上溯到古王国时期,普塔霍蒂普箴言就是这时期的作品。据说在著名的所罗门智训里,可以看出古埃及大臣普塔霍蒂普所写箴言的影响。埃及古代故事起源于人民的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