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今年暑假,在学校和学院的积极组织下,我志愿参加了“调研中国行——全国大学生暑假回乡公益调查大型社会实践活动”。2 月 10 日,我来到辽宁省营口市大水塘村,在村领导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对大水塘村展开了暑假回乡调查,以下就是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受到的山村的变与不变。全村概况大水塘村全村 1140 余人,气候温柔,四季清楚,一般粮食作物为水稻,种植少量小麦,大豆等作食用。近几年随着务农人数减少,桃林,梨林),但规模不大,管理较差,因有些菜园便出让给他人承包种植果园(如而效益并不乐观,难有扩张之势。由于农民多半年龄较大,耕作劳动方式一袭不变,思想较为保守,而新的农村经济只有更完善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和科学开展观才能拉动起来,而面临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大潮对此确是一个大的挑战。我想,农民收入不仅与国家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当地政策等有关,也与自身的“素养”内因有关。即如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制造新的工作机遇和方式(如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甚至配套的工业),适当改变劳作关系(如建立中介以加强合作,政策允许一定规模的田地承包和集中生产管理以提高效率)等。二姐家的经济账:全年没有结余最怕生病花钱“村民们面对我的调查,有些犹豫,他们不同意透露自己的经济情况,总是说‘我们这里太穷,你们来受苦了’。”一问到家庭经济情况时,村民们就不太同意配合了。我看到了这样一笔经济账:二姐全家共 4 口人,种植水稻 2 亩,年产水稻 1000 公斤(自己食用),每年还养 1 头猪和 5~10 只鸭子,家庭外出务工成员全年寄回现金 1000 元,再无其他经济收入;在农户全年支出上,全家一年的衣食支出为 1500 元(不包括自种粮食),医疗花销 400 元,供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上学要用 500 元,而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花掉 773 元。调查的结果是,二姐家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经济结余。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少生病,不用在打针吃药方面花钱。假如在医疗花销这一弹性指标上出现意外,贾菊芬家就可能要背上债务了。二姐告诉我,虽然村里的生活还很艰苦,但比起某某年 9 月时,大水塘村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家用电器比以前多了,一些在外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还买了摩托车,很多人配上了。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村民们通过电脑电视和到城里打工,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村民教育观:初中尽量上完上大学不敢想在对村民“您对子女的期望教育水平”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