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黑板报资料、内容大全_黑板报内容国庆节黑板报资料、内容大全_黑板报内容 【篇一】 国庆节的来历 1949 年 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1949 年的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开国 ” ,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 月 1 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 “ 开国大典 ” ,而是称作 “ 开国盛典 ” 。时间是 1949 年 9 月 21 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那么 10 月 1 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 “ 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 10 月 1 日定为国庆日。 ” 毛泽东说 “ 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 10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 10 月 1 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 10 月 1 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节节日意义 1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别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诗歌:《国庆颂》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 64 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 , 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 , 也有过欢笑 .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55 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