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摘要:依托人才和科学讨论,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交融和互动,可以为当地文化的传承、發展和推广做出很大贡献。岳阳是湖南和楚文化的发源地。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将这些丰富的资源与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发扬岳阳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本文以我校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了我校校园文化与岳阳文化相结合的相关问题。关键词:岳阳文化;屈原文化;校园文化;策略一、岳阳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学校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川山坪镇。岳阳作为一座有 3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台湾学者余光中声称“汨罗江是蓝色墨水的上游”。当代学者余秋雨说:“中国文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贬官文化。因此,许多文物也是降级的遗迹。岳阳 3000 年的进展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地方民族和民间文化,它们不仅是楚翔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典型代表文化——“屈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它是一种“耻辱”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的特点就是知荣明辱,我们从小就会学习很多历史事迹,比如鸦片战争时清王朝的懦弱时刻警醒我们要强大起来,卧薪尝胆告诉我们一时半会的屈辱是为了后面的辉煌等,都是告诉我们从屈辱中吸取教训,所以可以说中华文明这样一种知荣明辱。而屈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充分反映了知荣明辱这一主题,所以我们应该从屈原文化开始学起。屈原是学生们最熟悉的爱国历史人物。他长达 2400 多字的长诗《离骚》主要描述了他漂亮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此,他希望把他的理想放在他想象的世界里。经过一番上天入地的追寻和失败之后,他仍然拒绝放弃自己的愿望,所以他选择了“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跟随圣贤而去,把死亡视为“回归”。在这首长诗中,最感人的是死而无悔的持续感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离骚精神”。屈原的精神从小学我们就在学习。淮南王刘安在《离骚传叙》中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句话高度评价了屈原、情感、性格和创作,并且他很准确的指出了屈原作为高尚、诚实和不屈的一位巨匠的巨大魅力。并且很荣幸的是,由于屈原文化,我们学校被评为“汨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