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 3600 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灾害危险点 714 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倒塌、滑坡、泥“石流和大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年来,我市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七年实现地质“”灾害 零伤亡 。一、主要做法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 18 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仔细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实行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 24 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二、存在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 大山 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