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DEA 的吉林省各地区事业编制相对效率评价分析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事业编制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进展和财政供养人口。本文从社会事业进展的角度,结合事业编制的分类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i,DEA)模型,对吉林省 2024 年、2024年、2024 年事业编制的相对效率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和评价分析,并对非DEA 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影分析,通过比较,发现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事业编制配备的科学化提供参考。关键词:事业编制;社会经济进展;财政供养人口;DEA;相对有效性;管理决策一、事业编制内涵及评价分析的意义(一)事业单位及事业编制的内涵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编制是指各类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与行政编制相比,事业编制使用范围广泛,总量不断增长,经费开支形式多样,受社会政治经济进展因素的约束较强。(二)事业单位的分类根据经费形式,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大类。根据行业领域,可以分为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农林牧水、市政公用事业单位等 25 大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类型极其繁杂,它们的服务对象包括社会公众、个人、农户、,以及各类党政机关。(三)评价分析的意义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进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员编制的配备,一方面会影响事业单位的进展,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财政的支出。目前,吉林省编制管理实行“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管理”的原则。评价和探讨各地区事业编制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 2024 年、2024 年和 2024 年吉林省各地区事业编制的相对效率,并进一步对非 DEA 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影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事业编制科学配备的调整方向。二、事业编制状况评价方法与模型事业编制状况指事业编制配置利用情况,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事业编制配备量作为输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市政公用等社会事业进展状况作为输出,以此反映出社会事业的服务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由著名的运筹学家 A.Charne、W.W.Cooper 和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