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项目化理论的高职《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教学探究[摘要]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新兴的、融多学科的、实务性强的边缘学科,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骨干支撑课程。但是目前的教学体系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者借鉴“课程项目化”理论,对其进行全新的整合,并对具体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课程项目化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即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任何的商务谈判,都是以谈判双方的有效沟通为前提。在商务活动中,谈判与沟通无处不在。有学者认为,非正式的谈判即是沟通,正式的沟通即是谈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笔者认为《国际商务谈判》更名为《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谈判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育与强化。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提到的《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为同一概念、同一课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虽然获得蓬勃进展,但是真正适合高职培育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材开发和教学理论的探究,还比较滞后;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入世”后,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的迅猛进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这就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育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育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的改革,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借鉴目前较为先进的“课程项目化”理论,尝试运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探讨适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现状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新兴的、融多学科的、实务性强的边缘学科,该课程旨在讨论国际商务谈判具体过程及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国际商务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骨干支撑课程。1.教材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国际商务谈判》的教材主要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商务谈判英语口语教材。该类教材根据各类商务谈判内容,将其分解成具体的商务谈判英语对话,很容易导致该门课程变成典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第二类为理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