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讨论摘要:高校如何高质量和广范围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已成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育主流讨论课题。共青团作为高校最大的群团组织,能在有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可以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为抓手,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找到“出路”,寻得“好路”。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就业一、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1.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第一课”,做好入门教育,激发大学生兴趣从一名高中生成为一名大学生,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对大学生活好奇而向往,但又因没有导向而困惑、迷茫。因此,各高校都开设“大学第一课”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尽快的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从心态、知识、能力等方面做好应对未来竞争与挑战的准备。高校共青团应当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师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将课程融入“大学第一课”,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再结合安排新生参观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体验创新创业成果展等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兴趣。2.发挥“创榜”作用,帮助大学生及早定位成才目标二、积极搭建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1.建设“接地气”的双创阵地,扩大学生受益面专业不同,大学生的培育方向也不同。学生在创新实践中会逐步挖掘出自己的讨论方向,这个方向可能是本专业的讨论方向,也可能是跨学科的讨论方向,但这个方向与他们的兴趣最契合。高校共青团可以整合校内资源,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特点,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基地按培育方向分区,内部配备青年导师工作站,方便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对比学生创新能力的层次,基地纵向建设高、中、入门三个工作区;根据学生参加项目的人数,基地横向划分团队工作坊和个人 DIY 区,学生可以在任何阶段,以任何形式入驻基地。为引导和激发创新到创业的转化,建设基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创业政策服务,为大学生在校创业提供便利途径。另外,学校团委可以依托各二级学院团委建立院级众创空间,低门槛,重培育,扩大学生受益面。2.以赛事为载体,锻炼大学生科创实践技能为帮助大学生提升和巩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共青团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在校内,校团委可依托各二级学院团委开展“一院一品”大学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