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分担理论的讨论生收费政策探析摘要:本文就讨论生收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成本分担理论为切入点,对讨论生收费问题从讨论生教育属性、“谁收益,谁投资”原则与教育公平原则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关键词:讨论生教育成本分担讨论生收费“讨论生教育是本科后以讨论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在民国政府时期是全免费的;新中国成立之初,讨论生教育“带工资上学”;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讨论生教育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还享受较好的生活保障;随着讨论生教育的急速进展,困扰其进展的经费紧张问题随之出现,1993 年起,开始招收自筹经费讨论生,沿用至今的讨论生教育“双轨收费制”形成;2024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讨论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 202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讨论生收取学费。全日制专业学位讨论生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讨论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自此,讨论生全公费时代结束。教育经费短缺已经成为困扰各国讨论生教育进展的主要问题。1986年,美国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D.BruceJohntone)出版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几乎完全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转向至少部分依靠家长和学生负担,他们以学费的形式补偿部分教学成本,或支付使用费以补偿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费和膳食费”。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困扰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提供了有效方法。下面将从三方面探讨利用成本分担理论分析讨论生收费问题的合理性。一、基于讨论生教育的属性举办教育是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中写道:“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千、皆归于学校。”教育关系个人的生存进展、民族的兴旺发达,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是一个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国家有限公共财宝支出能力与社会无限的教育需求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只能有限地履行这一义务,所以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教育都是义务教育。《中国教育改革进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学原则上均应交费就读。”讨论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带有选拔性、竞争性的精英教育,也是一项高投入、高成本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