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绿色企业讨论摘要:文章提出了绿色企业概念,分析了绿色企业的耗散结构特征,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绿色企业进展作耗散结构特性分析和熵流分析,讨论绿色企业及其进展演化规律,为认识绿色企业进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于促进绿色企业的快速进展,有效避开绿色企业进展的瓶颈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绿色企业熵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一、耗散结构理论讨论(一)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通过对远离平衡的物理现象的讨论,于 1969 年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他的这一重大贡献被誉为“70 年代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荣获 1977 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普利高津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条件下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相比之下,平衡结构的有序主要表现在微观上的有序、是不随时空变化的“死”结构,没有进一步进展的可能;而耗散结构中的有序则表现为宏观上的有序,是一种处于运动变化中的“活”结构,体系的状态、性能向着优化方向转变。虽然耗散结构理论是从自然科学的讨论中和提炼出来的,但由于它的讨论对象是开放体系,笔者认为目前出现的绿色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和产生机理,可以把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般方法论应用于绿色企业的讨论。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即必须是开放体系、远离平衡、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存在涨落。(二)有关耗散结构理论要点分述1.开放系统的熵变。与孤立体系不同,开放体系中除了考虑体系内部的熵之外还必须考虑体系与外界熵的交换,即开放体系的总熵变为:dS=diS+deS(1)其中:dS—系统总熵的改变diS—系统内部的熵产生。diS 不可能为负(熵增加原理)deS—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引入的熵变,叫熵流。它可为正、为负或为零。假如 deS<0,且其绝对值足够大,就能够在抵消了体系的熵增加(diS≥0)之后,使体系的总熵变减少,从而使体系走向具有生机活力的耗散结构。2.分支理论和自组织现象。普利高津把体系的非平衡态划分为线性非平衡态(近平衡态)和非线性非平衡态(远平衡态)两部分。对于某一体系,若以控制参量 A(A 代表外界对体系的控制)为横坐标,以状态变量 X 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图 1,平面上每一点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的状态。与 A0 对应的 X0 表示平衡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