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工设备基础》是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教学实践,基于项目化教学思路,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对课改具体环节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化工设备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高专我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王绍良编著的《化工设备基础》,参考教材使用的是王志斌主编的《化工设备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学基础、传动与联接、常用化工设备、化工管路、化工设备故障诊断等章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然后安排期末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课程的理论性太强、知识点缺乏系统性、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手段单一,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不能学以致用等[2]。项目化教学具有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职业院校老师的普遍认可。实践证明,采纳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3,4]。正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我们对《化工设备基础》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教学目标设定“”近年来,我院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实现具有 现代班组长 及以上潜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本课程自身特点和学院的现有教学条件,分三个层次制定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材料的特性;掌握常见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合;掌握压力容器的设计原理、校核原理;了解化工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原理等方面知识;2.技能目标:能根据具体生产条件选择合适材料;能根据具体生产条件选配合适的化工设备;能根据具体生产条件进行化工设备的简单设计;能根据操作法律规范正确合理地操作化工设备;能对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校核等。3.素养目标:培育学生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达到基础知识扎实、技能够用、素养达标的水平。知识目标是基本目标,是每个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都要达到的目标。技能目标是核心目标,是要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也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地方。素养目标是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靠一门课的学习能够实现的,这是学生在学完本专业所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