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范文一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我深深地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含义。从教廿几年来,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学习新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理论,忠于职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本职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投入新课改工作之中,以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进展观来看待学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究、讨论、反思,探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以研促教,勇创新路 为了在工作中能夯实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有效教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开创了教研工作的新局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质量在全镇领先的地位。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改革了老师听课方式,实行了推门听课,说课,汇报课,示范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完就评,把重点放在评上。上课“研”过程,说课“研”教法,评课“研”效果。这样一来,老师的业务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都能积极备课,这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我们还坚持实施教学常规工作月查制度和随机抽查制度,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好的质量源自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源自好的老师,好的老师源自好的教研。校本教研坚持以学校为阵地,以老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解决老师关注的实际问题。我把校本教研送到课堂,从小处入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真正走向教学实际,提出“问题即课堂,教学即讨论,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细小问题或解决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问题,通过课后同事间沟通、研讨的形式解决。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讨论能力大大提高了。 经过实践,我探究出“教学中教研—教研中研讨—研讨中指导—指导中提高”的课题讨论校本教研模式。 二、更新观念,投身课改。 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在学习中不断思索。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也提出:优秀老师=教学过程+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是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只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才能迎接挑战、赢得主动;才能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1.角色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老师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