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年的含义与演变 《说文》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从小篆字形上看,年也是从禾,从千,千亦声。禾,指五谷;千字从人从一。年就是从谷禾中诞生的。《谷梁传桓公三年》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从此可以看出,古字的年与我们今日说的年不是一回事儿。 夏朝时把年称作岁,商朝时把年称作祀,尧舜时期把年称作载。《书洪范》:惟十有祀。这里的祀是年的意思。这些作为年使用的字,在今日依旧很流行。诸如一年半载、千载难逢、岁月如流、岁月峥嵘、岁序更新等。 那年又是什么时候有了今日的年意的呢董作宾说:在商代还没有把年作纪岁之用的。到了周代,才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而年字始含有岁、祀之意。在我国古代,把年字放入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尚书正义》上说:年,取禾谷一熟也。由于谷禾一般是一年一熟,所以年就被引申为岁、载之意,与岁、载等字同时使用。 夏商周时期年的故事 年是一种凶兽,又名夕故过年又称除夕,每年一次出来害人,先人无法制服它。也有人认为年和夕是两种不同的凶兽,但是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将年和夕都视作同一或同类神怪。 年长得硕大无比,而且生性凶残。只要谁惹恼了它,它一定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给吃掉。同时,年也很懒,它喜爱睡大觉,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当它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总是感觉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这时候,它就下山来到村子里,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就连那些住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等肚子填饱以后,它才会满意地一摇一摆地走回家去继续睡大觉,然后在下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后醒来,继续下山找东西吃。 就这样,这只年兽,年复一年地来到村子里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阿宝住的村子年年都被年兽袭击,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就在上一次年下山的时候全被吃掉了,所以阿宝特别痛恨这只凶残的野兽。 这年除夕,阿宝村里的人们扶老携幼上山躲避年兽。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直拖到了地上。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去关照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呢人们只是匆忙地看那老人一眼,就赶紧离开了。 当老人走到阿宝家的时候,阿宝从屋子里走出来,给了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跟随大家上山躲避年兽。没想到乞讨老人听后,捋着他的胡须,笑眯眯地说:小兄弟,你能让我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借宿一晚吗 阿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