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2、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夜莺是怎样巧妙地跟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歌声”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3 课《夜莺的歌声》,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诱敌-带路-歼敌-再诱) 2、初读课文,我们体会到小夜莺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品读重点词句,看看夜莺是怎样巧妙利用“歌声”跟敌人周旋的。 二、沟通体会,突出“歌声” 2、阅读感悟、沟通“歌声”。小组沟通,选代表汇报。 3、课时小结、叹服“歌声”。 “小夜莺”用歌声吸引敌人,用歌声给游击队情报传递,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又重返岗位用歌声再诱新的敌人。小夜莺独自面对德国兵时,用的作战方式多么巧妙呀!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这歌声,就是文章的线索。 三、 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课文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默读课文,画出词句,写批注。 (1)找出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 (2)分角色朗读德国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 3、面对凶残的德国兵,小夜莺毫不畏惧,机智地跟敌人周旋,他为什么能这样沉着、冷静、勇敢?请拿出练习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 5 个写一段话回答这个问题。 热爱 憎恨 祖国 敌人 卫国战争 镇定自若 毫无惧色 随机应变 4、小结 战争使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尽管炮火纷飞的镜头我们只在电视电影中看到,但唯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我们才会更珍爱和平。 三、作业: 1、课本剧表演《夜莺的歌声》 2、阅读课外书:《夺枪》、《扫烟囱的“小鬼”》、《半截蜡烛》、《撒尿的男孩》 四、总结全文 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大家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痛恨,进行坚韧不屈的斗争。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涌现了许多的少年英雄,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读读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板书设计: 诱敌 带路 机智勇敢 夜莺的歌声 歼敌 爱国精神 再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