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进展历程自古以来人类就尝试着对学与教活动进行筹划与安排。假如从 1962年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算起,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进展历程。教学系统设计(简称为 ISD)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以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如传播学、学习与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等)为基础,综合应用于教育和军队、企业培训 l 之中,随后得到了蓬勃的进展。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 ISD 模式已有数百种,其进展大体经历了四代(ISDl、ISD2、ISD3、ISD4)的演化过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又可表述为“线性循环一流程图一阶段内循环、阶段外线性一动态交互网络”的演变过程。前三个阶段,基本上是设计、开发线性教学程序或是对线性教学程序的完善和补充,我们把它归结为线性教学系统设计。最后一个阶段,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坦尼森教授在认识到了还原论、线性思维、重视部分,忽视认知系统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给教学系统设计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复杂性理论(主要是混沌理论的观点)引入到教学系统设计的讨论中,提出了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认知要素等重要观点,最终形成了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即 ISD4。第四代的设计则与前几代没有连续性,它们是在对人类的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是在理解这些系统的充分价值、目的性、意图探究、一致性建构等特征的基础上出现的。第四代的教学系统设计动力学模型(以 ISD4 为主)的主旨认为,教学设计创作是能胜任地运用 ISD 工具解决学习问题,而不是对线性过程的严格遵守。当以非线性、动态系统看待教学设计时,ISD 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它完全基于周围的情景条件来规定解决已知学习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存在着动态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二、复杂性思想及其范式1.莫兰的复杂性思想比较全面提出复杂性范式概念和原则的是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莫兰的复杂性思想作为新兴的复杂性讨论思潮的先锋具有它自己的特色。他定义复杂性不是依据对象由巨量的要素构成或者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是从认识论中理性的思维方式入手。莫兰的复杂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是从庞杂的感性经验中只须归结出较少的规律加以遵循,那么作为无限大千世界中的有限存在的人类就能在与世界打交道的实践中以简驭繁,从而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其二是理性愈是能用较少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