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观念现状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爱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 38%,有 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 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 5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同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大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讨论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 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讨论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讨论生,则在 2-3 年,也就是他们讨论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假如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弹性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反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大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二、就业难原因分析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 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