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教学科研相结合摘要: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结合老师的专业教学,结合团队的科研工作,有效地发挥老师指导作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成效。关键词:专业教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一、结合老师的专业教学,引导切合实际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老师的及时正确指导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培育科研素养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把老师教学科研工作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4]。指导老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科创导师的关键性作用不容忽视。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在专业课老师介绍与中,灌输专业课学科的进展前沿和进展,每位专业课老师的讨论领域和专长,并定期进行学术报告,让学生对专业课学科的起源和特点、讨论背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有了更为深化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培育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因此,科创工作要求专业老师的积极参加,鼓舞学生提出“另类”观点,帮助学生把握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拟采纳的讨论方法进行科学的判别选择,特别是科创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瓶颈给予及时分析引导,维护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相反,假如仅凭学生的兴趣和学识,离开老师的专业指导和跟进,科技创新活动往往局限于低水平重复,甚至无法继续开展[5]。三、科技创新活动选题要与专业和指导老师的讨论相结合如何选题是大学生科研創新活动的关键一环,选择既有新意和价值,又符合实际、适宜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讨论路线和方案在后续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学院的具体做法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尽早让学生参加到指导老师的讨论课题工作中。这样既便于老师的指导,又可增强科创活动的专业性和目的性。如在 2024 年广州登革热灭蚊活动调查中,我们结合老师土壤动物学方面的在研课题,引导学生就灭蚊剂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课题。获批之后,师生共同努力,项目顺利结题。有了前期的工作基础,近两年,我们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大学生创新课题有“模拟氮沉降对树木园土壤动物的影响”,“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野外控制试验”等两项省级课题。四、建立传帮带、可持续进展的大学生科研团队具有广泛学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