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导读:白粉病在江苏如皋大棚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西瓜产量及品质。病菌主要附着在土壤里的植物残体上或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次春借气流、雨水传播,常年盛发期在 5~6 月,应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优化栽培环境、恶化白粉病菌滋生环境、合理使用农药等方法,对白粉病进行综合防治。大棚西瓜在江苏如皋市已开展成规模,早春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提早栽培,可促早上市,夏秋采纳大棚避雨栽培,可防止植株早衰,种植效益较高。但近年来大棚西瓜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防治稍有延误就会造成蔓延,导致植株早衰,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据 2024 年,本地大棚西瓜后期白粉病的病叶率可达 20%~30%,严重的到达 75%以上,损失超过15%。为减少白粉病对大棚西瓜生产的影响,我们通过 3 年的试验讨论,出了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防效显著。1 发病病症白粉病在本地大棚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主要为害叶片,一般瓜蔓下部老叶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以叶面居多;扩大后呈圆形白色粉状霉斑,环境适宜时,迅速蔓延,并连结成片,至整片叶上布满白粉;后期叶片病部白粉层中出现散生的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受害叶片呈黄褐色卷缩、焦枯变脆,但不脱落;发病严重时,植株早衰、生育期缩短,西瓜含糖量降低,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2 发病特点西瓜白粉病病菌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枯燥,在温度 10~32℃、相对湿度 25%~90%条件下均可发生,发病最适温度为 16~24℃、相对湿度为80%左右,病菌主要附着在土壤里的植物残体上或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次春借气流、雨水传播。据本地近 3 年来大棚西瓜生产调查,该病常年盛发期在 5~6 月,一般遇连阴雨、光照缺乏,或浇水过多、棚内湿度过大,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或管理粗放、瓜蔓过密、通风不良,或施肥缺乏、长势偏弱、后期脱肥等情况下,白粉病较易发生,且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特别在 5 月,因外界气温上升较快,大棚西瓜常处于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下,白粉病更易流行爆发。3 综合防治措施大棚西瓜是在设施大棚内相对可控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下栽培的,应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优化栽培环境、恶化白粉病滋生环境、合理使用农药等方法,对白粉病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止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化学农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