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讨论与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海洋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海洋在国民经济社会进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却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利用有效的理论对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科学的管理,显得愈发的重要。因此,我将运用海洋资源承载力这个量化指标体系来对我国有关海域资源开发进行讨论,以此来获得对该海域资源开发所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大连海域为基点,对该海域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意在讨论大连海域资源开发情况与资源可承载程度的差距,从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的政策。关键词:海洋资源;承载力;大连海域第一章海洋资源承载力相关理论1.1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征1.1.1 海洋资源承载力内涵海洋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蕴藏的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地区社会经济进展的支撑力,是体现经济可持续进展指标之一,通俗的理解是海洋资源的蕴藏量到底可供多少代人使用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大。1.1.2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特征海洋资源承载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区域性和时间性海洋资源具有地区性,不同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具有很大的差别,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进展存在差异,因此海洋资源承载力只有相对于某一区域才有意义。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不能永无休止的循环利用下去,从而具有时间性。(2)界限性海洋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其影响下其蕴藏的资源种类和数量、海域环境、产业结构布局以及人口数量等都会发生变化,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海洋资源承载力讨论带有一定的界限性。(3)阈值性所谓的阈值性是指某一时期进展阶段资源承载能力具有的最大承载上限,即可能的最大承载值,海洋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能永远的开发和利用下去,因此会被消耗完,进而就存在海洋资源的最大承载值。1.2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讨论现状对于海洋资源承载力的讨论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但主流的讨论工具主要包括这几个: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系统模型法。国这方面的讨论主要有:刘康等(2024)人从理论的层面去解析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一些方法和原则对海域承载力的讨论是有帮助的;狄乾斌等(2024)从理论上探析海域承载力讨论的若干问题,界定了海域承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