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法律教育的意义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女性的法律教育是构建幸福婚姻、美好家庭、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必定要求。本文分析了女性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女性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女性法律教育幸福婚姻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法律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女性追求婚姻美满、家庭稳固和实现自我幸福的一个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的话题。2024 年 8 月 13 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因其内容涉及婚姻家庭中多种现代财产资源分配,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实际利益而广受热议。如何判决离婚,如何处理离婚纠纷,离婚时损害赔偿制度等条款,都被社会舆论和专家学者认为对女性存在不公,更有甚者认为“在不尽完善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女性的经济和家庭地位也随之逐渐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加强女性法律教育,使女性过上幸福欢乐生活至关重要。一、女性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一)女性法律教育有利于树立女性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完善千百年来,中国女性受“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压制,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无权讨论爱情,没有婚姻自主权,更谈不上婚姻幸福。1950 年婚姻法确立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制度,此时,女性权利的解放更多的是得益于国家立法的权威。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进展,女性自我意识(包括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和性别意识)在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冲击下不断觉醒和增强,女性有了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掌握自己命运的要求,女性开始学着用自己的视角观察、推断、思考问题,有着拥有独立完善人格走向社会的强烈追求。(二)女性法律教育有利于实现平等的夫妻关系,稳固婚姻男女平等是幸福婚姻的先决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部婚姻法都以法律形式强调:我国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制度。我国宪法、妇女权益保护法都明确规定男女地位平等,国家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受过法律教育的女性有着强烈的追求婚姻自由意识,能更倾向于在婚前自主选择婚姻伴侣,主张“我的婚姻我做主”,杜绝封建包办买卖婚姻,为今后稳固婚姻关系奠定基础;婚后夫妻双方往往也形成伙伴关系,平等自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