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背诵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动力缺乏,尤其在背诵文言文方面,更是困难重重。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到高三毕业时也难以背熟,从而影响了高考默写局部的得分率,也使得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有些老师对学生背不过文言文课文的现状也一筹莫展。思考其中原因,这与文言文的文体及语言特点,老师指导学生的背诵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均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与句式外,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也要归纳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才能对文言文进行有效背诵。一、根据文本内容的逻辑顺序提示进行背诵根据文言文的文章内容进行背诵,首先要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对理解难点进行必要点拨,使学生在较深刻的理解,掌握内容的根底上,进而朗读成诵。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理解阶段,先将文言信息转换成现代汉语信息,因为相对而言,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言形式及内容非常熟悉,对文言语言的形式却有些隔膜,所以这个转换非常必要;在背诵阶段,可以从自己所掌握的现代汉语信息去回忆表达该信息内容的文言句式,从而建立起现代汉语意思与文言句子之间的互相对应关系,这样,既到达了理解的目的,也有利于背诵。以王羲之《兰亭集序》第一段为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友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段文言文从内容来看,写了时间、地点、事件、与会者、环境、活动、天气、感受等方面。实际上,这些内容自有其逻辑顺序,可以在理解内容的根底上,在掌握了以上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后,将以上内容通过板书展示出来,学生合上课本,根据从时间到感受这个逻辑顺序,去回忆原来的文言句子进行背诵。当然,对于接受和反响慢的学生,允许试背过程中适当看原文,提示他们进行快速背诵,这样背诵效率自然会高出许多。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进行背诵,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二、根据文言虚词起承转合的提示进行背诵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作用与功能特别强大,是构成句子不可缺少而又非常活泼的词类,而且大多数句子开头都有常用的文言虚词开头,如“夫”“且夫”用在句子开头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