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梦依稀似旧识

如梦依稀似旧识_第1页
如梦依稀似旧识_第2页
如梦依稀似旧识_第3页
如梦依稀似旧识我尤其喜爱那些细花透雕的雕花木窗,无论是开着还是关着,都别有韵致,若是有阳光斜射过来,窗棂上的花纹就会印在对面的墙上,如剪纸一般。江南的古镇特别多,随手一指便是一座。小桥、流水、庭院是必不可少的景致,它们以其精致典雅、充满水气而有别于北方。震泽是个古镇,这些元素一样都不缺,桥是东西两头高大的古石桥——思范桥和禹迹桥,水是穿镇而过的荻塘河,庭院之首则当推师俭堂了。这样的机会果然来了。这次到震泽,又一次来到师俭堂,时间充裕,看得比较认真。师俭堂在震泽的老街宝塔街上,前面说过,它是分南北两侧的,一开始我觉得有些奇怪,一户人家前后六进却隔街相对,岂不是一分两半了?而且,假如从前面数来,第一进就是临河的,大门岂不是开到河里去了?但是,认真考量,才知道这正是宅主人的良苦用心。或许是因为宅子的主人集官、儒、商于一身,所以北边的四进厅堂完全是居家的庭院园林,宁静而闲适,而南边的两进是个米行,人来人往,买进卖出,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喧闹与繁忙。而且米行沿河,且有埠头便于运货。这样一来,一动一静,一商一儒,一俗一雅,功能划分得十分清楚。据说当年师俭堂是三面临水的,可以前门上轿,后门下船,实在是想得周到。站在埠头,有小舟拴在岸上,河水从门前流过,远远看去,有一座砖砌的石拱桥,与倒映在水中的部分形成一个圆,真是别具风味。师俭堂的结构还有更令人惊叹的地方,不知道当年是请什么人设计的,此人一定深谙中国传统私家庭院的美学,而且又结合了主人的要求和自己的大胆设想,所以,师俭堂给我的印象是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比如天井。江南的民宅往往是四面房屋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的中间是个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所以叫做天井,天井是内部敞开的空间,便于采光和通风,也是家人活动之处。师俭堂的每一进,几乎都有这样的天井,有一个很独特,叫“眉毛天井”,这个天井相当狭小,只是作采光用,人无法进入,但可以倚窗相望,而且这个小小的布局,使得整个建筑灵动而不刻板,有分有合,若即若离。天井还有一个吉祥的说法叫“四水归一”,就是说四面房屋屋顶上的雨水都流入天井,那也就意味着财源滚滚,归入堂中,作为商人的宅主人应该也是有所考虑的。再比如它的园门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方形的圆形的园门是常见的,不常见的瓶形园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瓶”谐音“平”,寓意好,它瘦长如美人的腰肢,形态好,而且东西瓶门遥相呼应,一方面象征着平平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