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档案抢救记2024 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以国家名义恢复“衍圣公”称号。此言一出,引起热烈争论。“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汉魏之际为张扬礼教,最早封孔子后裔为“褒圣”、“褒成”等封号。千年间封号屡次变更,直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公元1935 年,国民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因此,生于 1920 年的孔子第 77 代嫡长孙孔德成先生便成为末代的“衍圣公”。2024 年 10 月 28 日,孔德成先生在台北病逝,孔家传承了 950 多年的“衍圣公”称号也因此宣告落幕。这位政协委员认为,孔德成先生去世后,“衍圣公”的封号不复存在,这是一种文化载体的沉匿。2024 年是孔子诞辰 2560 周年,他提议为孔子的后裔正名,为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继续树起一面旗帜,以国家的名义恢复“衍圣公”称号。是否恢复“衍圣公”称号并不是本文主旨。近日,笔者看到一份档案,是文博前辈单士元先生当年赴曲阜调查衍圣公府档案失窃情况后写的——《抢救山东曲阜孔府历史档案记》,由此了解到 40 多年前,衍圣公府家藏文书档案遭劫,国家组织抢救、整理这批档案的经过。1956 年春天,文化部文物局获得消息,孔府内的文物档案正在遭到孔府宗族中不肖者的偷盗,这些文物档案已经运到了当时的滋阳渡口,正在私下倒卖,情况十分严重。虽然当地政府实行措施截回了一局部,但这些档案仍然杂乱不堪,需要行家指导整理,于是当地政府向中央政府请求帮助,希望能够派专家前去协助。当时文物局领导王冶秋和郑振铎,决定派故宫博物院专家单士元和李鸿庆两位先生前往曲阜。衍圣公府,又称圣府或孔府,设在山东曲阜阙里,紧邻孔庙,是孔子后代长子长孙居住的地方。孔府以世袭罔替、不随王朝改换而衰落的特别贵族地位,得以保存比较系统的历代“衍圣公”的文物和档案,其档案堪称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私家档案。单士元先生一行到达曲阜的第二天,便对府内库藏的文物、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了解。其中文物以保存四五百年的衣冠、画像和家具等物最为宝贵,档案那么主要是明代以来的文书档案,尤以清代档案数量最大。这些内容丰富而具体的档案,是剖析孔府的第一手材料。府内的前院原来是旧日典籍房的办公地,档案库就设在前院的西配房内。靠墙的地方,排列着黑漆大柜,根据黑漆断纹和制作形式,单士元先生推断这种档案柜是明代的制作。当时柜内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