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维在综合性大学钢琴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摘要:与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享有优质生源的老牌音乐人才培育单位相比,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窘境。如何将科学的学习理念结合钢琴演奏教学,以符合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的培育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讨论的。本文以一名综合性大学钢琴老师的教学实践、观察以及反思为讨论视角,探究“学习思维”指导下的综合性大学钢琴演奏课程有效实施与管理。关键词:学习思维;钢琴教学;分级目标管理;迭代属性;双向交互随着社会对应用型艺术人才需求的增大,近 20 年有将近七百余所①综合性大学開设了音乐表演专业。急速壮大了以专业音乐学院、综合类艺术院校、师范类大学为核心的高等音乐教育队伍,人才培育目标亦日趋多元化。然而,与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享有优质生源的老牌音乐人才培育单位相比,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窘境:专业师资及生源质量参差,同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底下,学科建设与进展难以得到大学扶持等,迫使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进展逐渐从高速进展进入冷却期,有些高校的音乐专业甚至面临停招的危险。面对国家近日出台的“双一流”的教育战略决策,我们必须反思综合性大学“多而全”的进展模式。学科建设在国家的教育进展规划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跨学科进展将是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未来的进展方向。因此,如何将科学的学习理念结合钢琴演奏教学,以符合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的培育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讨论的。本文以一名综合性大学钢琴老师的教学实践、观察以及反思为讨论视角,探究“学习思维”指导下的综合性大学钢琴演奏课程有效实施与管理。一、综合性大学钢琴学生学习现状分析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钢琴专业学生大多经历过各省音乐联考及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虽然无法与专业音乐院校和老牌音乐师范专业学生相比,但生源的质量理应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经过笔者近十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综合性大学钢琴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专业的认识,理所当然地将大学的专业学习等同于过往课余学琴的升级,其学习过程体现为:以背谱记忆为作品完成指标,未能将和声、曲式、音乐史等知识应用于作品演奏中,迫使教学陷入重复循环的作品讲解,未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见,不少大学生还是延续过往的学习惯性,特别依赖被动性的接受学习。他们渴望老师对作品进行口传心授式地讲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