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量借款,争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工厂、银行;强租港口,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2、了解西方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影响,经济、政治危机之间的关系。3、识记: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发展举步艰难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2、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戊戌变法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问题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难的探索,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难点: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时局图》这是清朝末年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大家说说这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正如大家所言,步入近代以后,咱们中国可谓是“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而这铁蹄的践踏指的就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来一场改革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戊戌变法的背景。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侵略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指出《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1)政治上:割地,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2)经济上:战争赔款,开埠通商,允许外国在中国设厂,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日本打败中国之后,在中国取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深深刺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欲望,西方列强纷纷加入到侵略中国的行列中。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请大家思考一下,《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什么不同?(开设工厂)值得注意的是,进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对外侵略的方式有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阶段,而开设工厂就是资本输出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又是一个怎样的具体表现呢?下面我来看看,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