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二九年十月日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3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2大学菌草研究所菌草圃种植,当年 12 月 31 日测株高为 3.98m;茎粗可达3.5cm;节间长 9—15cm;15 个有效分叶,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在条件适宜时节上能长出根系,因此可进行无性繁殖,每个节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 60-132 厘米,叶片宽 3.5—6cm,8 个月共生长 35 片叶。2001 年 10 月 20日种植的 2002 年元月 11 日种后测高达 4.9 米,分蘖 69 个密集圆锥花序,长 20 一 30cm,在中国福州、宁夏、巴新、南非、莱索托、卢旺达、马来西亚各地栽培很少抽穗。巨菌草原系热带生长的植物。12—150C 条件下开始生长,25—350C 为适宜生长温度,低于 100C 时生长受到抑制;低于 50C 时停止生长。1999 年 12月 23 日—24 日,福建农业大学菌草所菌草圃的最低温度为-20C,种植的巨菌草顶端叶片被冻枯。2005 年在南非纬度 30 度,海拔 1100 米处种植能安全越冬,冬季仍有 8-9 片青叶。巨菌草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 4-碳酸-羟基丁=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 C-4 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据测定光合速率为 50—70 毫克 CO2/分米 2/小时,(Cooper1970)。在我国南方种植一般产量可达 300 吨/公顷以上,如水、湿、肥等条件能满足巨菌草生长,年产鲜草达 450-500 吨/公顷。巨菌草的生长除需较高的温度外,还需湿润的条件。巨菌草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耐涝。二、巨菌草的营养成分与用途(一)巨菌草的营养成分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6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栽培方法5(3)施肥:苗高 20cm 时施一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采割后施有机肥和氮肥,促其再生。5.收割:作栽培香菇、毛木耳、灵芝、黑木耳、巴西蘑菇、竹荪、平菇、大球盖菇的原料宜一年采割二次,如作栽培金针菇、朴菇、猴头菇、滑菇、草菇、双孢蘑菇、棕色蘑菇时宜一年采割 3-4 次。用于作饲料在宁夏可收割 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