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讨论性学习课程开设工作方案讨论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主动地猎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讨论内容的不同,讨论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讨论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课题讨论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讨论、实验讨论、文献讨论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一项专题的讨论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讨论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讨论内容,需要运用多种讨论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1.讨论性学习活动课程设置(1)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 3-5 个讨论课题或项目,获得 15 学分。对于有些课题讨论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而必须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校外进行的活动,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2.讨论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水文气象讨论等。(2)社会方面。如社会关系讨论、企业进展讨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讨论、城市、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进展、讨论、贸易与市场讨论、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讨论、历史遗迹讨论、名人思想与文化讨论、传统道德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讨论、东西方文化比较讨论、民间文学、艺术讨论、影视文化讨论、大众传媒讨论等。(3)自我方面。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讨论、中学生行为方式讨论、学生社团讨论、学生群体与师生关系讨论、学生消费讨论、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讨论、班级制度与文化讨论、社会适应性讨论等。3.讨论性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1)可行性。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和社区条件确定讨论课题。好高骛远的选题,会导致讨论难以开展,对此必须加以重视。(2)自主性。讨论性学习活动课题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4)实践性。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乐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