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虚假信息的识别对于网络虚假信息的识别 一般情况下,信息的充分流动和自由猎取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显然是,好事,你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去分析和校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在这里融入你对社会、事理、人际等方面的、各层次的思考,进而形成推断。 预告一个,最近在写一些搜索技巧应用和搜索应用、魔兽世界产品设计和社区系统的讨论,欢迎相关同学讨论沟通。 网络上信息鱼目混珠,有很多欺诈诈骗信息,甚至有故意干扰、引导舆论导向“五毛党”、企业在网络上的品牌营销团队、甚至专门给人做这方面的咨询公司等,他们以自组织的力量,利用网络上建立网站、博客、社区等便捷的发布通道,来引导某个主题信息的导向,或者,制造网络关注注意力,分散聚焦点,影响人们的正常关注力聚焦和对正常的信息推断,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事情全是坏事,这也是网络的媒体价值方面的一种呈现。 但是这方面现被用来“直接欺诈、诈骗”“制造民意”“引导舆论导向”“隐藏真相”,那么对人的影响就只有坏的方面,导致的网民猎取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干扰,影响对于事情最终推断,或产生偏差,如何能识别网络上信息的真实程度、可信度,粗浅地分享几个想法: 1 对于欺诈型信息,识别相对直观、简单,就是不要被贪念左右,“不要太轻信天上会掉下馅饼”,百度知道的防欺诈专题,这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在信息资讯发达的年代里,每个人必备的生活常识。 2 另外对于不确定的信息要有一种质疑状态,而不能说是“存在就是正确的”。 春节期间,不少亲戚朋友说起某个东西的时候,都会说“这个网上都有”“怎么怎么能在网上看到”。这种信任在网络进展的初期,利用网络发布还是有很高成本的那个阶段,也许可以的。但是今日整个网络的使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变,技术门槛越来越低,使用成本越来越低,今日利用网络发布、分享、推广是一种常态。目前还没有有一个针对网络上信息的可信性、有效性负责任的机制。 3 利用搜索工具来看看你质疑的部分别人怎么看待。由于网络的现在的普及面已经非常高,你关注的问题一般都回同样被其他人关注。所以利用搜索去搜一下,看看别人怎么看待你所关注的这些点。 比如电视购物上哪个有又恶心又诱惑的“联合康森”的厨房卫士,还搞个新名词活氧,通过搜索会发现还是臭氧除菌,老技术新包装。再看看搜索结果一码质疑、责问、谩骂,这玩意儿还能信吗。插一句啊,有两个很好的行业,在中国被做坏了,电视购物、保险。 4 多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