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展现状的思考摘要:从卫生费用收支、卫生人力资源、居民健康水平等视角,对我国卫生事业进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卫生投入持续增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资源分配差距明显,公立医院难以实现公益性运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展,要明确政府责任,科学合理整合区域卫生资源,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和进展,重视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公平可及性,从而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关键词:卫生经济公立医院卫生规划社会经济的进展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进展重要力量。建国初期经济时代,医疗保健体制上参照前苏联的医疗预防保健体系,以农村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的进展,医疗服务硬件设施得以改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市场化的运作,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偏离公益性。新一轮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增加政府投入,综合配套措施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医疗卫生事业进展数据,阐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展中的问题,对今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提出政策建议。1 国内外医疗卫生事业进展的比较1.1 卫生经费的筹措和支出比较2024 年统计的 193 个国家,我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比重为 4.3%(2024 年为 5.13%),世界排名 149 位;人均卫生费用排名为 125 位,人均卫生费用比较美国是中国的 67 倍,法国是中国的 42倍,日本是中国的 25 倍。相比美国医疗服务市场化运行,亚洲国家,日本、新加坡用较少的社会投入,实现了卫生服务的高产出,其经验可以借鉴学习。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日本、英国高达 81%,法国 79%,中国和美国相当,均为 45%。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 9.9%,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1.2 卫生人力资源比较日本、新加坡每万人口医师数量少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其居民健康水平并不低,决定居民健康水平的因素除了和医师数量有关,医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效率也是重要因素。我国每万人口医师数量少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士数量偏少,医护比例、床护比例不合理。医护比例日本最高 1:4.5,美国为 1:3.6,而中国仅为 1:0.7。床护比例美国 1:3.2,新加坡 1:1.4,日本 1:0.7,中国仅为 1:0.3。我国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比较明显,重视护理事业的进展,重视护理人才培育,医疗卫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