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方面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怀国家大事,工作认真负责,关怀学生,爱惜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神。二、教学方面1、备课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认真听,认真记,懂得精神实质。而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常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讨论教材,学习好纲领,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求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冲破难点,精讲精练。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个别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课后及时写教学反思,找出不足。3、辅导我应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不会写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接洽,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4、作业依据减负的请求,我把天天的作业精心筛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进展的、施展主动性和发现性的功课。三、德育工作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宏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情感中尚的情感,它凝固着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态、家庭情况、基本知识、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基本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避开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品德的必要条件。初接新班,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便因材施教。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中午休息时和他们谈谈心,在闲谈进程中了解他们的基础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了许多。2、爱就是关怀。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老师全身心地爱护、关怀、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任,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正的爱是指老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