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管理与管理者的洞察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主任梁钧平教授1前言 : 人需要被提醒甚于需要被教导1 、管理是一个实践的艺术;2 、高估教师和管理理论的作用易产生管理思维的懒惰;3 、管理理论只是一个“凑合可用”的工具;4 、科学研究的洞察力与领导实践经验的关系;5 、体现公平的原则;6 、人类拥有一副健全的神经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觉察 ----- 记忆 ----- 推演 ----- 关联 ----- 分辨 ----- 组织 2行为科学对管理实践的贡献1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固然已经认识了许多重要的变量,足以说明人类有组织的行为;但是行为科学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必要的变量,还不是充分的变量。2 、行为科学还告诉我们一些不了解的其它重要变量。同时也告诉我们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可以有效的应用这些变量。3例 1 、有关激励的含义:科学已经证实,人的行为必会受到环境的某些特性的影响。例如所谓激励某人,其意思是说,我们要在某人的特性与其所处的环境的特性之间,创造出一种关系,以使某人能够产生出我们所希望的行为。 例 2 、人性资产的含义人性天生捍卫三种东西。传统组织的问题就是从根本上不能有效地开发人性资产,使人性资产变成了组织的负债。例如,现行的组织结构只能产生员工对工作部门的狭义忠诚,而不能从整个组织着眼。有效的工作编组(团队建设)是运用的前提条件。4例 3 、无意识倾向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 会计师做假账是职业道德问题吗?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愿望会深刻影响我们解读信息的方式。当我们希望得到某个结论时,我们就会得到这个结论。例如,认为自己开车比别人技高一筹;自己的孩子比大多数孩子更聪慧;自己投资的股票或基金将要比市场总体走势好;原告预测自己可获得的赔偿金额高于被告预测的赔偿金额对于不利于自己立场的信息,我们吹毛求疵,继而否定它们的存在;对于那些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迎头拥抱。对于自己带有倾向性的信息处理过程,我们毫无察觉,应而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判断不带任何偏见。5例四、奖励的行为与得到奖励的行为是一回事吗? 在组织中某些得到奖励的行为恰恰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事,而符合我们愿望的行为却根本得不到奖励。1 、泡病号的人比努力工作的人更容易回家。2 、政府官员不愿意实施那些自己预期晋升之前体现不出效益的计划。3 、医生会犯两种错误:第一种,医生把一个没病的人诊断为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