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落实基础1 、皇帝制度的由来、特点、本质。2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3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4 、监察制度的演变史实。5 、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 、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萌芽于战国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始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吏少府九卿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1全国军务 3全国监察丞相助手2秦朝:三公九卿制一、中央政治制度西汉:中外朝制度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尚书令常侍侍中中朝外朝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特点:相权被一分为二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制令决策 门下省封驳审议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1 、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2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 、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 、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唐:三省六部制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三司使分行政权皇帝二 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二府三司制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设司礼监清朝:雍正帝 中央 设军机处 地方 密折奏事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趋势: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影响:调整“相”权的原因A 、防范宰相擅权B 、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C 、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生的根源君主专制政体郡县道(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里亭(地方治安与公文传递)行政兵事监察二、地方政治制度 (一)郡县制(二)、行省的设置1 、简述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1. 秦: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郡县两级2. 汉:3. 唐:4 . 宋:2 、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① 全国设十行省:② 中书省直辖“腹里”:③ 宣政院辖区:山西、河北、北京、山东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④ 省下行政区: 路、府、州、县3 、行省受中央节制① 民政——中书省② 军政——枢密院③ 觐见制④ 监察制⑤ 互迁制4 、明清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