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中西方绘画异同蒋沛娟20140803512014 广告学班一、中国绘画在中世纪时期(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特点(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产生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处于长期分裂混乱之中,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但却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绘画艺术仍在曲折中得到发展。绘画史和绘画理论著作开始出现。、苦难的时代,给佛教提供了传播和发展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盛,遍及南北。如:石窟壁画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特别是敦煌莫咼窟都保存有大量的此一时期壁画,展示出高度的艺术造诣。、士族产生,士族生活开始兴盛。反映士族名士的生活及人物形象的作品迅速增多,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产生。如:卫协的《诗•北风图》,顾恺之的《木雁图》、《洛神赋图》等。、肖像画在这一时期很发达。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就特别注重揭示对象的精神意向和表现对象的特定性格。、战争频繁,文人开始寄情山水,山水画开始萌芽。如:有以王微、宗炳为代表所创作的山水画。、取义于中国古代“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的寓言,以蝉雀为题材的绘画也颇为流行,赋予某种寓意性。花鸟画开始产生。()种类、文人画、肖像画、山水画、花鸟画(二) 隋唐()产生原因、隋唐两代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运。、中国隋唐时代的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唐代人物画用来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种类特点、人物画:吴道子变相人物,千变万态,奇踪异状,无有同者,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和自然高出缣素的效果,世称为“吴装”。中唐周□:画天王和菩萨,创造了“水月观音”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宗教画新样式,一直为后代沿袭,被称为“周家样”。唐代人物画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如《步辇图》;有描绘功臣勋将的,如《凌烟阁功臣图》;相邻民族,如《西域图》、《职贡图》;皇室贵族,如《玄宗试马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文人雅士,如《醉学士图》。、山水画:有多种风貌,金碧青绿与水墨挥洒并行,专门山水画家日益增多,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阶段。隋代展子虔所画山水具有咫尺千里之妙。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技巧上更有提高。吴道子于佛寺壁上画怪石崩滩,达到“若可扪酌”的真实效果,又因一日之内能在大同殿壁上画出嘉陵江三百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