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_第1页
1/7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_第2页
2/7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_第3页
3/7
1/7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 20 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经济的发展使欧洲战乱不断,而且逐步升级,终于在 20 世纪初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总之,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类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叔本华生前默默无闻,而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特定的社会气候下,他的理论不胫而走。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在 19 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2/7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权力意志论〃认为,权力是生命意志的集中体现,权力意志是无目的的,超人是权力意志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超人充满着生命活力,能超越自我、超越传统、拯救人类。尼采认为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艺术必须摒弃理性,艺术世界就是“梦与醉〃的世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或称“意识绵延〃,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