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教育 小学生入学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变化,在情感内容、稳定性和自我调节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进展。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订本班的奋斗目标,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此外一个好的团队还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法律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使正确的舆论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的风气。 这样,在团队生活中,学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逐步进展学生的社会情 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二 从关爱学生入手,培育学生的情商。每个人细微的行为,都可以反映他情商的高低。同学间的交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只言片语都是一个人内心的完全写照。 老师的表扬批判,同学之间的评论和评价,学生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成为学生体验新情感的内容。因此对待学生老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以正面激励为主关爱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能正确的评价自己,通过反复实践去领悟,让思想逐渐感化自我。这就是培育情商应从小处,即从爱心着眼的道理所在。 小学生在家思想情况怎么写 一、 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假如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判,应真诚地鼓舞他们树立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爱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宁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仔细、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育孩子们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