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育摘要:美术课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绘画知识以及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能培育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思维发散,锻炼思考能力。所以老师在上课时要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词:创新思维;审美;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1.创新美术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美术是一门让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的学科。在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创新能力也同样重要,作为老师应该首先重视这两点,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传统教学中进行创新。离子概念是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完全可以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明确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如三年级下册《美丽的房间》教学中,可让学生说自己房子的特点,自己房间的特点,思考家具、物品为什么那样摆放,如何让室内的色彩协调起来。如此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关注,对美丽、美丽房间的感受能力,放飞学生的想象,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2.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创新自己的知识和创新自己的思维。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置于一个瓶子当中,并为它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这个时候跳蚤立即就跳起来了,但是它却被透明的玻璃板挡住并且撞了回来。经过多次努力,跳蚤被发现无法跳出时,玻璃盖被删除。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不能长时间在一种条件中,要善于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小学美术教学也是一样的,老师不应该制约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进展,就像实验中的玻璃板一样。比如在进行小学美术苏教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这篇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为小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等与春天有关的歌曲。随后,老师先问问题:“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在春天会产生哪些变化呢?首先让学生好奇,有求知欲,让课堂氛围更活跃。其次,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老师可以给小学生播放其他孩子眼中的春天的画面,为小学生讲解一些绘画技巧,引导小学生自主创作,展示小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创新。3.创新美术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美术教学结束的时候,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就是美术评价。在美术课程或其他艺术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