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大老虎小老鼠和大老虎 篇一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分角色朗读,表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2、能根据书中画面的线索,讲述对故事后半部分内容的猜想。 3、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不能以大欺小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头饰、小花、积木、面包圈、帽子 2、幼儿用书、幼儿亲子小书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回忆书前半部分内容: “大老虎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念呢?” “小老鼠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念?” 本环节我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性格特征,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并且做到图文对应。 二、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猜想内容: 1、 讨论:“故事的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2、 请个别幼儿边看自己的亲子手册边讲述内容。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拓展幼儿的思维,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去自由地猜想结果。 三、|看表演,引出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 表演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乏时,老师的表演能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比单纯的看书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四、 和幼儿共同阅读图书 “大老虎有什么样的变化?” “小老鼠有什么样的变化?” 五、“你和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引导幼儿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故事中让幼儿明白做人的道理。 六、延伸:将相关的头饰放在活动去让幼儿尝试表演。 篇二 这节课中,我不仅在引导反复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挖掘并培育了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绘本图书的方法,最后还引导孩子自己续遍故事。课上,我领着孩子们读绘本,从读中引导学生即兴说感受,老师再加以观察的提示和儿童式的老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养,得到抒发。这个感情的线索就是对朋友的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爱的生长,故事的生长,教学的成长,教育本身的成长。当情感在老师精心的铺垫下越来越激烈时,孩子表达的欲望被瞬间点燃了,于是表达就成了一种真正的“情动辞发”,“言为心声”。 能在学习故事中让学生学会表达,比如说学生看图进行概括故事的内容,尽管一年级的学生只能说出简短的一句话,甚至是一句话都难以说完整,但是通过老师的不断反复引导能逐步培育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习得道理。对于朋友的相处来说,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