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中国陕西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遗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自佛教东渐,佛国时间流转千年,佛塔仍旧静默伫立,述说着曾有的辉煌。中国大地上的百年古塔 17000 座,陕西省境内就有 200 余座,其中千年古塔小雁塔被人们熟知。小雁塔年代久远,体量高大,具有原始建筑状态,经数十次地震不倒,这样的传奇经历奠定了小雁塔重要的历史讨论价值。小雁塔的建造过程蕴含着诸多科学:历史学、佛学、道学、建筑学、材料学、美学、风水学、物理学、抗震学,是我们讨论古代多学科的实证。根据现存最早的碑刻显示,小雁塔“自高宗时立为献福寺,至天授元年改荐福,并御书飞白额。中宗大加营饰以神龙年后,翻译佛经,并与此院”。根据《西京记》:西北隅有荐福浮屠院,实景龙中宫人率钱造之。神龙二年(公元 706 年)十月,中宗从洛阳返长安,义净大师作为国家文化译经主持人,敕令安置在荐福寺,设立翻经院。义净仰慕玄奘已久,效仿大慈恩寺和大雁塔功德,倡议于荐福寺兴浮屠塔。中宗下令道岸与工部尚书张锡共同监理,在没有大型设备的情况下建成小雁塔。根据文献我们了解到小雁塔应是采纳“堆土法”建造。根据建塔命名习惯,一般为某寺某塔,所以小雁塔原名应为荐福寺塔。古代建造寺院佛塔另有规定,剧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载:起僧伽兰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其塔不得在南、在西,应在东、在北。中国伽兰门都东向,故佛塔庙宇皆向东开。乃至厨、厕皆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上西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也不得侵僧地。从这里就看出来,佛塔建设需要考虑风水,需要与生活区域分开。小雁塔是一座舍利、藏经塔。一般意义上塔是给我们一个礼拜朝圣的方向。中国塔从平面分四方、六方、八方、十二边、圆形。从层数上分单层、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也有个别偶数层的。从建筑材料上有砖、木、石、金、银、铜、铁、玻璃等。从教义上讲,肉身舍利塔、法身舍利塔、藏经塔、供奉塔等等。从建筑结构上分,“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式”等等。小雁塔是典型的“密檐式”。其外观檐层多是密集,间有变化,“愈上愈促”间距递减。塔身内部为空腔式,除一层塔身较厚,其余各层均为一米五到两米五之间。出檐十五层,每层均有楼板,沿踏步梯旋转而上,仅南北有圈窗,圈窗外侧两边设置佛龛台座,外壁有立柱,斗拱,棂窗装饰。现在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