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主要性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主要性安全隐患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都属于人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除了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外其他都是由人的因素所导致。综上所述安全隐患最根本的不安全因素是人的因素。因此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素质高低、好坏、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如何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减少和杜绝由于人的因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安全生产中,直接参与的有两个层次的人员,一层是管理者,另一层是一线的操作人员即操作层。这两个层次的人员由于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对安全管理起到不同的作用,分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产安全。第一个层次管理者: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安全生产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安全需要投资,而投资往往不像其他的投资能立竿见影的见到经济效益,于是绝大多管理者仅仅将安全建设停留在能维持的地步。种种发生在管理者本身的问题遏制了安全生产的完善。第二个层次操作层:现阶段生产的实际操作者基本都是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所限,他们的安全意识很淡薄,都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指导和监督。因此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经验等是安全监管部位重点考核的对象。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作为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方式,安全管理人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负有安全生产法规的贯彻、检查、监督、纠正违章,处理隐患,制止“三违”,把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等重大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安全管理人员却难以有效地履行上述职责。安第1页共3页全管理人员虽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负责,但是其中又有很多的阻碍因素,只有将着这些阻碍一一克服,安全管理人员才能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先学法、懂法,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熟悉和正确运用国家强制性标准,理解标准的内涵,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只有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更好地维护执法者的形象,做到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在其位,谋其政,司其政,负其责”。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把关,做到事事有标准,检查有依据。加强巡查和跟踪检查相结合,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事中抓控制。从管结果为管因素,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全过程的预防控制。特别对“事故危险点”实施重点监控,消除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隐患,把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从根本上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我们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中要做到四个字:细、狠、准、实。细:对现场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认真检查,一丝不苟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狠: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坚决要求整改,决不心慈手软;准:按照国家与地方有关政策、法规瞄准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认真查、从严抓,防患于未然;实:检查现场安全资料的要真实、齐全、及时。此外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以及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身上。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纵向第2页共3页方面是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