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摘要:简述了海三棱藨草在崇明东滩的分布现状、生态价值,分析了其主要的威胁因素,探讨了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的保护对策。关键词:海三棱藨草;资源现状;保护;崇明东滩1 引言崇明东滩是长江口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河口型湿地,位于崇明岛东端,主要是由长江径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地理位置独特、滩涂面积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于 1992 年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2001 年列入《拉姆萨尔国际湿地保护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但是近年来随着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的快速入侵,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面临严重退化的威胁。海三棱藨草(ScirpumariqueterTang&F.T.Wang)为莎草科藨草属下的一个种,是东滩乃至整个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建群种之一,也是最具上海特色的乡土物种。海三棱藨草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长江口和杭州湾地区的海岸潮间带[1],在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讨论表明[2]海三棱藨草种群面积的锐减已经严重影响到崇明东滩湿地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这一情况如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海三棱藨草这一物种有可能走向灭绝,进而导致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也会因此而崩溃。2 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的资源现状3 海三棱藨草在崇明东滩的生态价值崇明东滩,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不仅是迁徙性鸟类在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上的停歇点,也是不利气候条件下鸟类的紧急避难所和越冬地[5,6],每年过境和越冬的鸟类数量超过 100 万只[7]。作为长江口的初级生产者,海三棱藨草的生态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栖息在崇明东滩湿地的水鸟主要为鴴鹬类、雁鸭类、鹤类和鸥类。不仅直接为湿地水鸟提供植源性饵料[8~10],也间接为湿地水鸟提供动源性饵料。(3)具有加强固滩护堤和促进泥沙沉降的作用。讨论表明,密集的海三棱藨草可以使经过的波浪能量受到衰减[11],对底层流速具有较大的滞缓效应,其茎叶对悬浮细颗粒泥沙具有黏附作用,因而能促进泥沙沉降[12],其具有密集交错的地下根茎系统,可以防止土壤被冲刷,具有较强的固土作用。(4)可以影响湿地土壤营养物质分布。海三棱藨草通过影响土壤中C、N、P 等营养物质的空间和季节分布,提高表层湿地土壤中 N、P 的可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