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高师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师德就谈不上教书育人。老师的师德主要体现在平常工作之中。老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行为,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行为。老师职业道德的好坏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老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对于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促进老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是培育合格老师的需要,是老师崇高职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必定要求。2.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老师队伍素养,加强老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 建设高”质量的老师队伍,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基本保证 。努力提老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是加强老师队伍建设首要环节。要求老师热爱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n 3.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教育是老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战略举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变革也进一步加快。一方 面,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的进展不仅是不可超越的,而且是 21 世纪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是老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功利性以及等价交换原则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在一些老师中产生讲酬劳、不讲质量;比学历、不比能力;干活挣钱、雇佣观点;讲个人利益多、讲无私奉献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等消极现象,直接影响教育事业和老师形象,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广阔老师的素养,大力加强老师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协调进展,才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曾经“多次指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党的 xx 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进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指出: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