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大师九十载“白描人间悲欢中国连环画“一代宗师”贺友直,16 日晚在上海瑞金医院驾鹤西去,享年 94 岁。贺友直的一生清贫又传奇。这位中国画坛的“故事圣手、白描泰斗”,坚持一辈子只画“小人书”,却把作为大众读物的连环画变成了中国的艺术珍宝。贺友直猝然辞世,风靡了几代中国人的“小人书”在他身后合上了最厚重的一页。最后时刻曾与老友诀别“获悉贺老病逝,心很痛,很难过,觉得特别突然。”现任中华艺术宫馆长的画家施大畏,用“亦师亦友亦同事”来形容他与贺友直先生的交往。贺友直 90 高龄依旧眼不花、手不抖,以黄酒和连环画为伴,思维敏捷、乐天知命。人们总以为他可以轻松活过百岁。不过,生前最后几年,贺友直先生把《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等最重要的连环画代表作,一起捐献给了前身为上海美术馆的中华艺术宫。就在今年春节,他还将中华艺术宫制作的捐赠纪念画册,一一寄赠友人。冥冥之中,似已对后事有所安排,将一生创作“托付”给国家。叶落归根。贺友直还计划今年 5 月在家乡宁波的美术馆举办展览,捐赠作品。“他好像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了。”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回忆起,三天前和女婿一起去探访贺友直,就有不祥预感。贺友直与毛时安是忘年交,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知道毛时安要来喝茶,贺友直特地拿出珍藏的两只斗彩古董茶盏,亲自斟茶。不过,素来幽默的贺友直那天神情委顿,闷闷不乐,几次三番说自己“差不多了”,胸口很痛。他还情绪低落地自责说,“一个冬天没画画了,不行”“动不出脑筋,瞎画有啥好画的。”分别时候,贺友直送到门口,说“我跟你们诀别了”。毛时安急得用手去捂老人的嘴,“可不要瞎说!”没想到竟然一语成谶。数十载“白描”人间悲欢中国当代美术史上,贺友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创作影响巨大,足以与齐白石、林风眠、潘天寿的国画丹青并立千秋。它们共同构成的美术浪潮,深深影响了中国美术界。上个世纪的艺术大家,许多都画过连环画,或以此谋生,或从中汲取了艺术营养。但唯独贺友直一生钟情连环画不移,为之耗尽心血、燃烧生命。黄永玉赞誉他“对连环画有着宗教式的虔诚”。上海美协前副主席、画家朱国荣曾给贺友直写书作传,书名是《白描人间悲欢情》。贺友直说,“白描”有两层意思,既是连环画的独特手法,是中国绘画的线条功夫,同时也意味着“直截了当地表达人生悲喜”。他一生的艺术成就和为人风骨,都被“白描”这两个字高度概括。朱国荣给贺友直定义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