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宫颈癌患者14例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1.2 病理类型菜花型 8 例,其中直径>4cm3 例,≤4cm5 例;糜烂型 3例;结节型 2 例;宫颈光滑 1 例。鳞癌 12 例、腺癌 1 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 例。FIGO 临床分期:原位癌 1 例、Ⅰ a 期 1 例、Ⅰ b 期 4 例、Ⅱ a 期 2例、Ⅱ b 期 2 例、Ⅲ a 期 1 例、Ⅲ b 期 3 例。1.3 治疗方法早期患者(原位癌~Ⅱa 期)手术为主,1 例原位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术,7 例行子宫广泛切除加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植入放疗,均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中晚期患者多采纳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外照射法放疗,2 例放疗同期 VCR 联合 DDP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2 结果随访 3~5 年,1 例原位癌患者无瘤生存 4 年,9 例Ⅰ a~Ⅱb 期患者 3 年生存率为 77.8%(7/9),死亡 2 例,1 例肿瘤盆腔复发、梗阻性肾功能衰竭,1 例合并肺转移;中晚期患者(>Ⅱb 期)4 例 3 年生存率为25.0%(1/4),2 例死于盆腔肿瘤复发,1 例死于广泛淋巴结转移。3 讨论3.1 子宫颈癌致癌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 16、18亚型与育龄妇女的宫颈癌密切相关,HPV 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50 倍,99.8%的宫颈癌标本中都可以找到 HPV,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近年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增高可能与初次性交年龄过早和多性伴,性病的发病率尤以 HPV 感染增加,阴道分娩次数多于 4 次等因素有关。宫颈癌筛查工作开展,电子阴道镜、TCT 技术替代传统的宫颈刮片技术等诊断水平的提高,使得年轻宫颈癌能够早期发现,也是发病率增高之原因,You 等[2]报道 251 例年龄<25 岁的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位居第 2 位,占 43%。3.2 年轻宫颈癌主要为早期癌,本组原位癌~Ⅱa 期 8 例,约占57.1%。早期病例宫颈多呈糜烂状[3],无论宫颈表面光滑与否,多以接触性出血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4],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也可出现月经改变及其他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易被忽略或误诊。有报道 40 岁以下宫颈癌腺癌比例 25.3%,40岁以上腺癌仅占 2.8%,病理检查腺癌及其他罕见病理类型增多,低分化组织类型比例较中老年患者明显升高,预后差主要与其组织分化差、早期淋巴结转移率高及腺癌等病理类型比例高有关[5]。Ⅱ b 期以上患者,越年轻预后越差,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