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欣赏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中图分类号:G613.6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一、美术教材中欣赏作品的分类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共有四类书,分别是《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每一本书都有很多作品欣赏,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籍里科的《梅杜萨之筏》、梵高的《向日葵》、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代吴昌硕的《桃实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绘画作品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图案作品欣赏,主要欣赏民间图案和传统图案,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作品,认识它们的色彩搭配和纹样组织。重点学习现代图案(设计)。四是手品欣赏,如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二、欣赏的角度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纳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使用了焦点透视法,人物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讨论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常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 2024 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第一眼看是中国红色印章,中间是白色变体的北京的“京”,像一个人在奔跑,有内涵又有中国特色;再如德拉克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