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调查情况(一)调查时间:2024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12 日;(二)调查地点:2024 民族师范学院;(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 10 级本科班、汉语系 09 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 10 专科(1)班学生共计 128 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别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别群体自然有自己特别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怎样改进。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月均消费状况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300 元左右,最少的也在 50 元,多则达到 1000 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常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制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进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 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公共机房上网者占 79.5%。(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 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 300 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 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 200 条左右,通话时间约 150 小时。只有 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 100 条以内,通话时间在 100 小时以下。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1)社会的影响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开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