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几个因素一、燃料性质柴油机燃料在燃烧过程的最重要性质是其自燃着火性能,一般以十六烷值评价。十六烷的主要特点是氧化能力强,在高温空气中容易着火,把它的十六烷值定为 100,作为一种标准燃料。选用另外一种 α-甲基萘作为最不容易着火的标准燃料,十六烷值定为 0。把这两种标准燃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与被测柴油进行对比试验,当它们的着火能力相同时,则混合物中十六烷的容积百分数就是被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在一定范围内十六烷值代表着火性,十六烷值愈高,着火性愈好,着火延迟就缩短,使得随后的速燃期中燃烧和压力增长比较平稳,工作柔和,燃烧噪声较小。柴油中不同烃类组成的十六烷值不同,烷烃值最高,环烷烃值其次,芳烃最低。一般柴油机所用柴油十六烷值在 40~60 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柴油机及时着火、迅速燃烧和必要的启动性能。过高的十六烷值(大于 65)则使燃料中重馏分增多,燃料蒸发性变差,容易高温裂解和燃烧不完全而冒烟,而且低温流动性变坏。气缸内的柴油是汽化后着火的,因此燃料的蒸发性将影响滞燃期内的蒸发量和整个过程混合气形成快慢与燃烧完全程度。燃料蒸发性好,有利于冷启动,但会使速燃期的压力增长率和燃烧噪声升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燃料的着火性能与蒸发性能存在一定矛盾。燃料蒸发性可由其馏程范围表征,馏程温度范围低表示蒸发性好;但是燃料馏程范围也不宜于过宽,因为这会使燃料易于裂解而冒烟。不同燃烧室对燃料蒸发性的要求不同,空间混合要求蒸发性好,油膜混合燃料蒸发性要求则可降低,所以不同燃烧室对燃料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柴油机燃料的黏度也是使用中重要的物理性质,它影响到燃料的喷射雾化,黏度过高往往使雾化不好,因而燃烧不完全,排气冒烟,喷油嘴积碳而堵塞。往往液体燃料在较高温度时黏度很快降低,使用多种燃料时,利用发动机余热对燃料预热往往是有效的技术措施。二、供油提前角在实际调整柴油机时往往制取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以确定最佳供油提前角,在最佳供油提前角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都最好。供油提前角过大,气缸压力和温度都还不够时就喷入燃料,着火延迟期就会加长,在压缩过程中活塞上行时燃料就大量燃烧,dp/dφ(p—气缸内气体压力;φ—曲轴转角)很高,工作粗暴而且压缩负功加大,因而降低了有效功率,加大了有效耗油率,发动机也运转不稳。供油提前角过小,使大部分燃料在上止点后喷入气缸,则最大燃烧压力降低,热量利用系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