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心悸心慌。心悸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觉症状,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以及收缩强度发生改变有关,其自觉症状因与各人感受不同而有所差异,神经比较敏感的人自觉症状可能很重,即使心脏活动完全正常也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而对于有些本身有慢性心脏疾病,如持续心房纤颤,虽然心律绝对不齐,甚至伴有早搏,但因病程时间长患者已逐渐适应,而并无明显心悸心慌感。心悸心慌原因多引起心悸心慌的原因很多,但并不一定都是心脏病,有些健康人也常出现。因此,需要明确引起心悸心慌的原因及其表现。1.生理性原因:通常指机体在非疾病状态下的一些原因,多为可逆性的。即凡是能够引起心脏活动频率、节律以及收缩强度改变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心悸感觉。如,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或、浓咖啡等情况下,常可发生心悸心慌,自测脉搏节律不整齐、漏跳或速度过快,心电图可见心动过速、房早、室早等,诱因去除后心悸心慌症状多可消逝;无心脏病变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焦虑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因劳累、忧虑、失眠,或因心理压力、精神刺激,甚至无缘无故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心电图也可出现心动过速、房早、室早等;还有一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其副作用也可引起心率增快而自觉心悸心慌。2.病理性原因:指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一些原因,包括心脏本身疾病以及心脏以外的疾病状态。3.非心脏器质性疾病:常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低血糖、胸腔积液、缺氧、嗜铬细胞瘤等,这些疾病本身与心脏没有关系,但可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引起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从而出现心悸心慌症状,往往同时伴有血压升高或血压降低、出汗、胸闷憋气等症状;此外,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而出现心悸感,同时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怕冷等症状。4.心脏器质性疾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可由于疾病的进展影响到植物神经或传导系统而出现心律失常等。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抖、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都可出现心悸等症状,同时伴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表现。此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自觉心悸心慌,往往伴有胸闷气短,夜间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