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与孩子沟通随着孩子的长大,越来越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沟通,而我们往往忽略这些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沟通方式,特别需要引起家长高度的重视.一、理解尊重孩子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但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父母应该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龄朋友而忽视成年人。做父母的假如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同意与父母沟通。各位家长应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就会出现: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缩小了,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减少了。那么,理解子女,你需要付出什么呢不过是一句老话将心比心,你说是吗下面的练习,请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对你抱怨他的母亲:妈妈最讨厌了,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你的反应是什么1、不孝子孙!妈妈这么辛苦,从小把你养大,你还嫌讨厌,像话么2、你觉得,妈妈讲话很干扰你3、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还亏你讲得出口!4、我不敢肯定,你最近似乎心很烦有什么事可以跟爸爸说说吗二、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告诉孩子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判、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不应该用打骂和训斥来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而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担心是家长真正的感觉,生气则是由担心而产生的。直接地、坦诚地把自己的担心感觉告诉孩子,不管她是由于正当的原因还是不正当的原因晚归,听到这样的话,多半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深切关怀,并且产生内疚感。若有此良好的沟通为基础,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