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_第1页
1/6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_第2页
2/6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_第3页
3/6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南都(以下简称南):我想现在很多人都想知道你从哪个时候开始编《诗歌与人》这本刊物的。它在什么背景下,处于什么样一个动机出来的,可以谈谈吗?黄礼孩(以下简称黄):我是 1999 年下半年着手编《诗歌与人》的。这之前,我曾参加过广州《面影》的编辑,后来,《面影》停刊,大家都觉得可惜,生活中好像少了一面旗帜。1998 年,我去北京大学进修,接触了一些编民刊的诗人,当时就想回广州后自己办一份民刊。那时候,我接触了一些 70 年代出生的诗人,觉得这么一群具有潜力的年轻诗人没有人关注太可惜了,而我自己也生于 70 年代,就这样办了《诗歌与人:中国 70 年代出生的诗人诗展》。正是这一期诗展奠定了后来形成的“70后诗歌”。南:能不能解释一下“诗歌与人”这四个字的意义。南:有人认为,与其说你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还不如说你是一个诗歌活动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黄:首先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当一个诗歌活动家。我生性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更害怕发言之类的活动。虽然这几年,我因编《诗歌与人》被一些朋友善意称为“民间编辑家”什么的。实际上,我只是做一种文化传播而已。编民间诗刊只是个人行为,但并不等于是诗歌活动,顶多我只是一个编辑而已。我对“诗歌活动家”这个词没有偏见,但做为写作的人,我还是希望以作品立世,我还是希望别人叫我诗人黄礼孩好。南:过去,官方的诗歌刊物曾一度把持着诗歌的话语权利,任何一个想出道的人都必须通过这一关,才能进入“权威”的秩序里面,而现在,许多优秀的诗人却不屑于在官方刊物发表,他们选择的是有诗歌品质、立场和独特视角的民间刊物,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促成的?黄:我承认作为主流文化的官方诗刊是培育诗人的园地,许多诗人都渴望得到官方权威诗刊的认同,但纵观 1978 年以后,推动中国诗歌进程的主要力量主要还是来自民间,像民刊《今日》成就了“朦胧诗派”,“第三代诗歌”也不是由官方诗刊推出,官方诗刊都有一个选稿模式,照顾到方方面面,非常呆板,缺少制造性、先锋性和前沿性,自然也缺少诗歌的独立精神和价值取向。官方诗刊的这种保守和平凡使得有独立精神的诗人远离它。一些诗学观念相同、气质相同的诗人就走在一起创办民刊。民刊,首先是自由精神的代名词,它反对僵死的诗歌,反对官方业已形成的话语霸权。正是这些有诗歌品质和独立立场的民刊形成了一种反对庸俗诗歌的力量,为诗歌的进展拓开了另一条道路。事实上,今日民刊的新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提供心灵之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