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的基本框架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的基本框架 篇一 一、问题标题:简明扼要概括本案例所要解决的小问题(30 字以内) 彤彤小朋友极其好动,上课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沟通有障碍。 二、问题描述/呈现 1、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彤彤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 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总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打扰其他小朋友,当我提醒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彤彤吃饭比较快,但是喜爱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旁边陈卓立的头发,有时把不爱吃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碗里,他还是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常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 3、彤彤喜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都是宁静的靠墙坐着玩,他总是喜爱一个人站着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三、原因追溯 1.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宁静下来难度较大; 2.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推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3.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 1.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孩子多动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因此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平常不仅要关怀孩子的生活学习,也要关怀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个性进展、心理健康方面。要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同时及时的与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2.对老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舞为主,认真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舞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